膝骨關節炎為常見慢性關節疾病,以關節軟骨退行性改變、關節僵硬、疼痛、畸形、表面或邊緣形成骨贅、關節功能受限等為主要表現 。本研究對膝關節外展支具聯合小針刀調理膝骨關節炎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方法:
支具組采用單純膝關節外展支具進行調理,設置膝關節外展支具外展角度為4°,每天穿戴膝關節外展支具進行日常活動8小時以上,連續穿戴膝關節外展支具1個月。支具+針刀組采用膝關節外展支具聯合小針刀調理。其中,膝關節外展支具方法同支具組。小針刀:仰臥位,在膝下墊軟枕,保持膝關節輕度屈曲位,對膝關節周圍進行檢查,按照“以痛為腧”的原則,找到痛點、結節或條索狀物并采用甲紫標記,作為調理點。每次3~4個調理點,調理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在各個調理點皮下給予1%利多卡因1 mL局麻,并選擇合適型號針刀進行橫向剝離和縱向疏通,在出針后用無菌棉簽對針眼處進行按壓,并給予創可貼貼在針眼處,保持針刀孔干燥,每周調理1次,共調理4次 。
膝關節支具構成包括膝外側膝鉸鏈、小腿托、綁帶、膝外側扣帶加壓墊、防滑墊、股部托等,其可通過膝外側扣帶加壓墊所產生的加壓作用對膝關節發揮外展矯正作用,并在小腿托、股部托兩端產生相應的反作用力,可產生典型三點力矯正系統,有助于促進下肢力線外移 。膝關節外展支具的佩戴可矯正內翻畸形,促進下肢力線的恢復,減輕內側間室負荷,有效延緩膝關節炎病程進展,緩解膝關節疼痛。
小針刀調理則可有效刺激機體發揮調節作用,產生鎮痛物質。另外,小針刀可對膝關節周圍痛點、結節、條索狀物進行剝離和松解,有助于局部血液循環的改善,有效消除關節周圍炎癥,促進膝關節力學平衡的恢復。小針刀還可有效松解攣縮軟組織,降低肌纖維痙攣,促進軟組織張力的解除,對關節內在受力平衡進行調節。
膝關節支具聯合小針刀調理膝骨關節炎的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膝關節功能和活動度,緩解疼痛感,且無明顯不良作用,值得推廣應用。